作者:王蒙 改编:左旗 柴可夫斯基 好像一直 生活在我的心里。 他已经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他之所以容易被接受, 多是因为 那些流畅的旋律 和其中蕴含的情感。 比如《花的圆舞曲》, 比如《天鹅湖》, 行云流水一般, 浑然天成, 又明丽多姿, 令人陶醉! 不过, 我更喜欢 他那些感伤的作品。 喜欢那无奈中的洒脱, 痛苦中的美丽, 冷漠中的凄婉。 我总觉得 在他沉重的叹息中, 有一种特别的妩媚与舒展, 这种风格像是—— 我只找到了—— 苏东坡。 他的乐曲—— 例如 第六交响曲《悲怆》, 开初使我想起李商隐, 苍茫而又缠绵, 绮丽而又幽深, 风流而又温柔…… 再听下去, 特别是第二乐章听下去, 还是得回到苏轼那里去—— 他能自解。 艺术, 不正是一种解脱吗? 它帮助人们 避开外界的嘈杂和纷扰, 守护着内心的喜悦和悲凉。 在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中, 既有同样的美丽和隐忍, 又有一种 才华的光芒在闪耀。 他缔造着这样的音乐世界, 呼吸着这样的旋律, 想必一定也是 热泪盈眶且得意洋洋吧。 这就是才华, 它让我们悲从中来 又无以言表, 它让世界满目疮痍 又一脸无辜。 有了它, 一切悲哀的体验 都成了诗的花朵; 有了它, 所有痛苦的记忆 都笼上了温暖的光晕。 它是上苍给人类的, 首先 是给这个俄罗斯人的 最珍贵的礼物。 音乐, 是多姿多彩的。 贝多芬的雍容华贵, 带着更多的理性与和谐; 莫扎特对我来说 则是青春的天籁; 马勒的绝妙和神奇, 像一个美丽的陌生人…… 只有柴可夫斯基, 他抒的是我的情, 他勾勒的是我的梦。 他让我知道珍惜—— 珍惜美丽、珍惜才华、 珍惜艺术、珍惜生命, 他是一个 真正催人泪下的作曲家。 人间真情本无价! 即便年华逝去、 垂垂老矣, 夜阑人静时, 当《如歌的行板》响起, 你还会落下 那青葱岁月的泪水。 只要在人间, 你就不会完全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