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对面的依然是《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吴伯凡。老吴你好! 吴伯凡:大家好! 梁冬:最近我看过一篇文章,挺有意思,跟你分享。说穷人和过于忙碌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思维特质。这文章说是一个跨学科的团队,完成了一项对稀缺资源状况下的人的思维方式的研究,这个结论很有意思,说穷人和过于忙碌的人有一个共同的思维特征,即:注意力被稀缺资源过分占据,引起认知和判断力的全面下降。这句话你怎么解读? 吴伯凡:其实这是说了一句老话了,关于穷人心态的问题。我们其实每个人都是穷人,不是在金钱方面穷,就是在时间方面穷,就两个嘛。原来有首歌说他要去桂林,当他有闲的时候呢,他没有钱,他去不了;后来他有了钱,他又没有时间了。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是穷人。而且按照马克思当年的分析,时间和金钱是一回事情,是吧?财富就是生产一个产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谓对稀缺资源的过分的关注,甚至不叫关注,就过分的焦虑,应该更准确。就是当没有时间的人,他对会时间特别地焦虑。而当你过分地焦虑和关注的时候,你反而思维能力是下降的。我自己有一个这样的经验,就几件事涌过来的时候,我反而是真的是不知道去做哪一件事情,就在那儿焦虑。因为我一旦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就想着那件事情在催着我在做,我怎么办呢?我就沉不下心来做眼下这件事情。我就开始要准备另外的一件事,当一旦我开始做那件事的时候,另外一件事又困扰着我,所以最后就一天下来了,三件事情我一件都没有做,都是在蜻蜓点水地做了一下。本来在这时候应该是全力以赴地去做事情,结果因为这个事情多,因为时间稀缺,我三件事情我都只是做了一丁点,甚至只是开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头,你就放弃了。所以到最后的状态,我就是越来越变成一个在时间上的穷人。 梁冬:对,之前提到这个研究报告里边有一段话讲得挺好。他说:一个穷人为了满足生活所需,他不得不精打细算,没有任何带宽来考虑投资和发展的事宜;与此同时,一个过于忙碌的人,为了赶截止日期不得不被看上去最紧急的任务拖累,而没有带宽去安排更长远的发展。即使他们摆脱了这种稀缺状态,也会被这种稀缺的状态的头脑模式纠缠很久。就是说,一个人很穷,所以他要去解决温饱的问题,所以他没有时间去考虑真正赚大钱、长期赚钱的这件事情。 吴伯凡:所谓的精打细算,其实呢它背后不是精打细算。他更多的是因为对贫穷的恐惧和焦虑,导致他不敢去花钱。他在一个该不该花那一块钱的这一个事情上头,他花去了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本来他可以在花去的这个时间创造两块钱、三块钱、十块钱的财富的,他没有视野,没有精力去做那些事情。所以这样就是一种穷人心态嘛。他这里头用到这个带宽,很重要,所谓带宽就是要过的流量,带宽的困境就是流量跟这个管道的半径之间的这种冲突。十几年前,我第一次接触带宽这个词的时候觉得很别扭,什么叫带宽?其实有好多人,包括一些专业的人也跟我讲不太清楚。后来我才搞明白了,其实就是一个管子,后来就干脆想就是一个路的宽度,车的流量和路的宽度。如果路的宽度已足够宽的话它就不会堵车,如果车足够少,也不会堵车。但问题是这个宽度是一定的,而车又比较多的时候,这就会导致一个什么问题,就是堵塞。堵塞其实就是焦虑,就我们讲过那个紧迫感和焦虑感的差别,紧迫感就是当你遇到一个事情的时候,你要解决它,你就迅速地把它分解成一、二、三、四个步骤,象詹姆斯·邦德看见炸弹,要5分钟内要爆炸,他面对这个东西的时候,它不是焦虑,他要如何在前二十秒做一件什么事情?紧接下来做一件什么事情,不管是…… 梁冬:忙而不乱。 吴伯凡:忙而不乱,就是他极其紧迫,但是他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而焦虑感呢,它同样是处于一种紧迫状态,但是他不知道该做什么。刚一着手做一个事情,他的心智又会被别的东西所占据。就是本来这个车道,它只有两车道,你同时8辆车过来的时候,它只能是互相堵着,并不是说这个车道真的是那么窄,是因为这些车都挤在那的时候,就像没有交通警的时候,那就堵塞了吗。焦虑就是一种堵塞状态,就是带宽不够的状态。而带宽不够的本质是管理不够,就是对资源的分配能力不够。又过度的恐惧和焦虑使得你已经失去做一个更长远的……比如说:我现在几辆车都堵在那的时候,我有没有勇气,我干脆退出来,我干脆到旁边去,我退出来让前面的车先过来,我就可以过去。但是由于,你看几个人都在赶时间,在这个路口,谁也不让谁的时候,失去这种从容,一旦放弃一点的话,就会觉得自己被抛下来,尤其是当手里头没有钱的时候,我们真的是很难去放弃机会,或者说给出一些东西。因为,吝啬它不是一种理性的行为,它恰恰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精打细算到极致就是吝啬吗?表面上,吝啬其实就是因为我的钱不够,所以我就特别谨慎的去花那个钱。 梁冬:它后来变成一种习惯。 吴伯凡:变成习惯。有个吝啬鬼的故事是这样的,说他掉到水里头了,从那船上他掉下去了。人家说:“把手给我!”人就要救他吗,他就不给,然后说:“我把手给你”,他就… 梁冬:他习惯性的要别人家给他,他不能给别人,是吧? 吴伯凡:因为他一旦给,它就意味着就是一种是恐惧和灾难,他只有获得或者说不给,这才能给他一种安全感。 梁冬:这叫习惯,或者称之为叫业。你可以很有意思的看到一些过往的一些经历。比如说:有一些老年人,他年轻的时候,就是很节俭,单位呢,分一个东西之后那个塑料袋他都不会扔。结果呢到儿女家去住的时候,儿女家就房子恨不得10万块钱1平米的时候,他满大街检各种塑料袋堆在那。 吴伯凡:这是真事。我一朋友就是这样,就在那个珠江新城,就广州的珠江新城,那个房子挺贵的,然后…… 梁冬:对呀。就理论上来说,有一个房子,五万块钱一平米的话,你在上面五万块以下的东西,都是对这个空间的贬值,他放垃圾袋。 吴伯凡:但是呢,因为他由于年轻的时候过过苦日子,所以他就对于这种扔东西是有一种强烈的恐惧的。他不会去从容的去计算,我不扔这个东西,或者甚至是从外面检一些破的东西,放在这个家里头的时候,第一,它的效果是什么,他没有仔细的想过,也许他从来不会用。就是家里头有一些东西,其实是放在储藏室的那些东西,基本上是不会用的。但是我们不愿意去扔掉它。还有我们看到外头有个东西,觉得它有用,其实根本没有,我们就把它捡回来。包括我们在网上下载各种东西的时候,等待着将来可以用的,为将来储存,这样一种状态,其实内心都是一种非理性的一种…… 梁冬:焦虑嘛。 吴伯凡:一种焦虑,所导致的。第一它没用,第二它占据你大量的资源。最重要的是它妨碍了你去获得一些新的机会。 梁冬:当年我在读中欧的时候啊,有一句话打动了我,让我决定最后还是去读中欧。就是那个教务长梁能说了一句话,他说:“很多人都说自己忙,但其实忙恰好是你管理能力不足的表现。所以,你更应该去读一个管理的一个课程。”当然现在看过来这句话呢,其实不尽然,但是当时我就觉得那讲的非常好,现在想起来呢,在很大程度上它也的确和我们今天讲的主题有关联。 吴伯凡:当你觉得忙的时候,它一定是不对的。我自己感觉,当我现在状态不好,就是特别忙,一定是不对的。不对的在哪呢?第一个你的目标设立的不对,你目标设立太多了。或者是,本来你也可以有多任务的完成这个事情的,但是由于这几个任务同时在困扰着你,使得你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都是三心二意的,都没法沉浸在里头。所以你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的效率和效果都非常的低下,最后的结果是你什么都没做,或者你做的东西微乎其微。 梁冬:这就是为什么说忙的人和穷的人,在本质上是一种心态模式呢?因为我们不懂得放弃,不懂得超然于这个忙碌和精打细算之外去看待更长远的事情,而这一些恰好是导致了我们变成一个穷人和我们变成一个忙人的主要原因。在这一点上来说,一个穷人和一个忙人是一模一样的。 梁冬:好了,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冬吴相对论。 片花:忙碌和贫穷的人在心智模式上有什么相似之处?什么是带宽的困境?金钱和时间的稀缺为什么都是管理能力不足的体现?希求立杆见影为什么是穷人心态的重要标志?为什么有时候真正的捷径反而是弯路?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穷人心态。 广告片花……浓厚的国学、中医学习氛围,这里是好学者的天地。义务听打工作群:347174086(国学堂_音频转文字新人培训群)欢迎您的加入,请注明“有时间的志愿者”…… 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对面的依然是《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吴伯凡。老吴,你好! 吴伯凡:大家好! 梁冬:最近都很忙,我们两个人忙,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其实呢,这种心态其实是一种心理贫穷的状态。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我们在忙碌的过程当中,其实掉进了事情里面,却没有足够的带宽去思考比这些事情更重要的事情。比如说不做什么,比如说做哪些事情是更重要的,比如说如何把那些事情合并等等等等。这些东西都是需要另外的一种心智和心理能力去做的。 吴伯凡:嗯,我给你举个例子。你玩过那个华容道的游戏吗? 梁冬:玩过。 吴伯凡:那么宽的东西要通过那么窄的地方,你这个时候,资源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那个带宽。 梁冬:对。 吴伯凡:你要穿过去嘛。但是稀缺的不是带宽,稀缺的是智力,是一个整体的布局。有的人就看到这个拼命地想过去,不停地试试试试试。这个游戏它挑战性就在于你必须要有一个想到好几步以后的这个长远的考虑,你才可能最终过得去。你就象玩那个魔方一样,那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只是想着眼前的这一点,怎么过去的话,最终一定会堵死在那的。我们作为时间上的穷人和金钱上的穷人,往往都会陷入一种状态,因为紧迫、因为焦虑使得我们就希望立杆见影。立杆见影是穷人心态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说我们输不起,我们只能够…… 梁冬:用有限的资源获取有限的回报。 吴伯凡:对,获得实实在在的回报,我们不愿意去用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资源,而且是很有限的资源,去争取那些眼前还看不到,但是过后会出现,而且很大的那个回报,这就是穷人心态的一个根本的标志。无论这个穷人心态是时间上的还是在金钱上的。 梁冬:关键是,有时候人一忙,时间长了之后,他真的会忘记曾经有过的富裕的心态。他的心是富裕的状态,很可能会被我们突然出现的这种忙碌给挤压掉。所以呢,一个富人有可能过段时间他也会变成穷人。一个闲人过段时间他也会成为一个忙人,原因就是,我们并没有那么强大的拥有富人心态和闲人心态的资本。 吴伯凡:嗯,所谓从富人变成穷人,就是你已有的资源比较充分了,这叫富人,是吧?你已经拥有了在金钱上的资源,但是你缺乏一种从容和因为资源充足本来该有的那样一种相对悠闲的状态。失去了以后,你就会很着急,你就会气急败坏,你就会用种种立杆见影的看似好象能马上能得到结果了,就象我们过华容道的时候,“哎哟!”终于以为自已找到那个解决方法了,一下子就过去了,殊不知,马上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短视的一个步骤,根本就过不去。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时间有限,因为带宽有限,所以我们不愿意去做迂回的,我们不愿意去以曲为直的去做一些事情,同时更不会相信说真正的捷径是一些弯路。反过来,一些看似捷径的东西反而是最大的弯路,甚至是死路一条。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一个富人逐渐逐渐地变成了穷人,是什么使他变成穷人?我觉得最根本的是“穷人心态”。 梁冬:嗯,我们今天在讨论这个话题并不是说在道德上指责穷人。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和老吴我们现在时间这么紧迫,都是时间上的穷人,对吧。 吴伯凡:金钱上也是穷人。 梁冬:对,也是穷人,惭愧! 吴伯凡:但是我们其实是一种自我反省,我觉得我现在是时间和金钱的双重的穷人,穷忙活。就是忙忙而碌碌,忙忙就是忙么,最后是碌碌,没有效果叫碌碌。忙忙是你的行动显得非常的匆忙,但是你的效果是一种无效果。这个状态呢,其实如果反省下来的话,的的确确是应该让自己首先摆脱这种穷人的心态。 梁冬:那为什么很多人不能够摆脱呢?除了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直接以外啊,我觉得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拒绝的能力。我今天同时推了好几件事情,本来今天特别忙,现在还没有那么忙,之前觉得是很焦虑,不知道怎么推,后来发现有什么难的呢?你就推了也就推了。我后来发现这个背后的原因是,我们过度地以为自己很重要。 吴伯凡:对,或者说你要的东西太多。所以有两个谚语我觉得特别值得分享。一句谚语是英国谚语,我读大学的时候就看到过这句谚语,但是当时没有太多的感觉,但是把他给记下来了,就是:Much on the more will lose all。就是说当多还想更多的时候,你就会失去所有的,这是一句;第二句是:当你失去所有的时候,你发现一点点其实是足够的。 梁冬:太高级了。前面那句话吧,咱们翻译成你不停地想要,是吧,要得你想逃。后面那句我觉得更高级,因为前面那个境界我基本上能理解了,后面那个就是你越减减,损而又损的时候,损到最后你发现剩下的那一点点其实很全然,很接近终极。 吴伯凡:有很多。比如说你买书,书永远觉得是不够的。衣柜里什么?怎么说的?女人…… 梁冬:对女人来说,衣柜里面总是缺少一件今天要穿的那一件。 吴伯凡:对。对男人来说呢,总是缺少一条领带,或者总是缺少几本书。那你就不停地去扩张。但是,我们以前也讲到过这事,在飞机上,我发现当什么东西都没有的时候,你发现一点点是足够的,哪怕是一张报纸,哪怕是一本书。 梁冬:哪怕是飞机上的一个免税产品说明书,我有一天还看了一个小时。每页看,发现挺好看,里边好多东西呢,你知道吧。 吴伯凡:最简单的,比如说那个微信、微博。我看到一个数据我有点不相信,但是后来仔细地观察了一下,还真是这样。他说现在刷那个微信,那个叫什么?朋友圈。就看有没有新的来信和更新,很多人一小会就要去看一下,就他不是说怕失去什么东西,就他已经形成了那种瘾头了,这个时间据说是六分钟。 梁冬:就每隔六分钟就看一下。 吴伯凡:就六分钟就要看,在你一般情况下就…… 梁冬:除非特别特别忙的情况下。 吴伯凡:特别特别忙的情况下,手机不在身边或者完全忘了这个事。如果你那个手机在手里头,有这个时间允许,不是领导在找你谈话,不是在跟客户…… 梁冬:最简单的一个现象,你不开车。每次我停红绿灯的时候,以前我发现停红绿的时候,大家都在抠鼻屎,现在都在刷微博或者微信。只要等下来都是这样,很有趣,不相信的话你可以观察一下。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冬吴相对论。 片花:洛克菲勒认为他本人和穷人最大的差别是什么?碎片化为什么是穷人行为模式的重要特点?频繁地刷微信、微博,为什么会消耗我们的心智状态?扫除力的稀缺,为什么是导致贫穷的真正原因?欢迎继续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穷人心态。 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对面的依然是《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吴伯凡。老吴,你好! 吴伯凡:大家好! 梁冬:今天我们讲到这个时间上和金钱上的双穷,穷人,就像我和老吴这样的人呢,在反省自己,到底是什么东西决定了我们成为时间和金钱上的双穷人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一种所谓的穷人思维,我们总是把很多的注意力关注在当下的精打细算的金钱里面,或者是事情上的一件件累积上,不懂得拒绝,不懂得统筹,不懂得超然世外地去思考,不懂得去做更重要而不是更紧急的事情,等等等等。其实说起来真的是蛮普遍的一个情形,所以我也觉得今天可以和大家好好地深度讨论一下,到底是什么令我们成为了一个在时间和金钱上的穷人。 吴伯凡:刚才说的那个刷微博,刷微信的那个时间频率,平均六分钟,也有十二分钟的,也有一个小时的,但是最终大家现在一算起来是六分钟。你想想这个碎片时间加起来是多少? 梁冬:很多人加在一起可能一天要一个小时以上,耽误在这个社交化媒体上面。 吴伯凡:其实不止一个小时,当你每隔六分钟,就说你每隔十分钟、二十分钟刷一次微信、微博的时候,你的心里的状态是没有这种沉浸感的,就沉浸在一个事情里头的感觉。洛克菲勒说穷人和富人的差别在于有没有一种沉浸感,他不说那句话,就说他跟穷人最大的区别,不是他是首富,别人是穷人,而是他每到一个地方,他五分钟就沉浸在自己的工作里,而穷人是一辈子晃来晃去,都不知道该沉浸在什么里头,这是他的看法。当我们就是碎片化的去刷微博、微信的时候,你没有这种沉浸感,你做事的效率和效果一定不会好的。你能想像你能写出逻辑很严密,表述很优美的这种文章来吗?你能想象你哪怕是你煎一个鸡蛋,你做一顿早餐,你每隔六分钟刷一次微博的时候,你能做出很好的早餐来吗?不可能的。就这个他最大的消耗是我们对我们的心智状态的消耗。还有一点,我经常采访企业家的时候,我要问的也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每天早晨醒来,有没有东西让你醒来以后,你本来不想起床的,结果呢,你一想起那件事情你马上就起床了。你的工作当中有没有这样的事情?有些企业家他是有的,一下子就觉得他要去干一件什么事情,这个事情昨天晚上还在很兴奋,今天一起来……或者你去看一本书啊,你一本书你没有看完昨天,你想起来你要把他看完,是吧。或者一件事情你已经做的很投入了,很有沉浸感了,昨天不得以你要睡觉,但是你醒来的时候,你就马上想去干,有没有这样让你兴奋的事情,这是第一。第二,晚上有什么东西让你不睡觉的事情,那就是让你感到困惑和焦虑的事情。 梁冬:都是微信和微博,现在很多人就是这样啊。 吴伯凡:现在好了,早晨当你不想起床的时候,不想干什么,想再睡一会的时候,突然让你拒绝睡个回笼觉的诱惑,那就是把手机拿过来。你一下子你就有这种冲动了。还有就是晚上让你睡不着,本来你想睡的,一刷,两个小时过去了。你想想就我们作为一个人,早晨醒来也有很兴奋的事情,晚上,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那个东西,那种沉浸感,最后被搞成这个东西了。其实碎片化也是穷人行为模式的一个特点。就是时间碎片化,金钱碎片化,就穷人是不可能大手笔花钱的,哪怕是他有限的钱。比如他手里头有一百块钱,他敢不敢把这一百块钱花出去,一般不敢。他会这次花五分,明天花一毛,就是用这样一种状态…… 梁冬:肢解了这一百块。 吴伯凡:对,肢解。就你的资源本来是稀缺的,结果你对这种稀缺的恐惧,使得你的行为,不管是投资行为、你的消费行为等等,你的工作,都变得碎片化,这也是一种穷人心态。 梁冬:嗯。我们在讲到这些东西的时候,超然来看,我终于发现为什么在十年、二十年前,当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很想留在北京工作。那个时候我觉得北京是有闲人的。有一些闲人,他在做着一些不那么马上创造生产力的事情,他让北京变成了一个独特的城市。不过最近我越来越发现,北京的闲人是越来越少了,曾经那些让我觉得他很闲人的那些人,现在也都忙碌了起来,这不光是北京的现象,我相信也是整个世界的现象。 吴伯凡:这篇文章里头它说了一个挺有意思的事。他说在美国,共和党认为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不努力。富人都这么想。民主党认为贫穷的根源来自社会的不公平。有一个段子是这样说的,很多人用自己有限的一点点时间和金钱去上网,去跟人交往,去学习,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的贫穷来自于社会的不公平。然后就心安理得了,是吧。其实在这个研究者看来,是他们都错了。穷人不是不努力,而是因为长期的贫穷失去了摆脱贫穷的智力和判断力,也就是说失去了一种富人的心态,染上了一种穷人心态,你刚才说的闲人,其实是一种…… 梁冬:时间上的富人嘛。 吴伯凡:对,时间上的富人。或者即使他没有多少钱,他心里头他不焦虑,不急促,不碎片。过去有个对联叫: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那是文人的那种心态,所以有书才是真富贵,你现在能够读书的人,我觉得他就是个富人。带着一种沉浸的、甜美的这样一种感觉读一本书的人,他实际是个富人,也许他没有多少钱啊。起码他在时间上,他没有那种局促感。我们生活当中现在最稀缺资源是一种分配的感觉,或者说是一种局促感的反面,这个东西我们越来越少,如果你有了这种分配的感觉、从容的感觉,也就是说一种闲人的感觉的话,你在分配金钱和分配时间的时候,你能够比较长远地去调配这个时间和金钱,你能够不是这种立竿见影地去做事情,这是一种真正的闲人,或者说是一种真正的富人。我最近写了一篇文章叫《删除力》。为什么要提这个事啊?就是我们囤积的这个机会越来越多了,我们每天就获取、获取、获取,而且只要你愿意,你可以不断地获取。但是呢,你没有这种删除的能力,或者这种意愿都没有,勇气更没有。而当你缺乏删除力的时候,你就会被大量的碎片、没有价值的资源所占据。什么叫没有价值的资源,就是垃圾。这种删除力、扫除力的稀缺,导致我们的真正的贫困。 梁冬:嗯,还是那句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而又损。以前呢,我们看这些东西都不理解,现在才终于发现,在一个丰富的年代,在一个好像机会很多的年代,很多的馅饼如果你没有删除力的话,他充其量只不过是你生命当中出现的陷阱而已。好了感谢大家收听今天的《冬吴相对论》,我们下一期同一时间再见!